《不復再的新城市廣場》
雖然不在香港,但每天看到facebook上的圖片、文字、影像和直播都覺得很憤怒,很擔心和很無助,尤其看過是昨天的沙田遊行,就覺得到底香港政府、香港警察是要推香港人去死去到一個什麼地步?
不知自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沒有很喜歡逛新城市廣場。昨為80後的沙田友,記得小時候沒太多娛樂,每個星期最期待的其中一件事就是跟爸媽一起到新城市廣場看音樂噴泉表演。每晚八時正,大噴泉四周便會響起一首首熱鬧的交響樂,噴泉水花伴隨著不同顏色的燈光,合奏出一幕幕精彩的表演。那時候的新城市廣場,四樓以上幾乎都是傢俱店,平常人流很少,但每當到了噴泉表演的時間,每一層的圍欄都總是擠滿了人,不論男女老幼,面上都帶著最真切的歡笑。可惜,隨著音樂噴泉在某一天突然被圍起來,我們再也聽不到那樂章,縱使我們心中有多麼不捨,卻不能阻止它成為回憶。
隨了音樂噴泉,我還記中間得那個報紙檔,不記得從哪時開始,我總會固定在每天放學後,到那邊買一份報紙。報攤的老伯伯雖然上了一定年紀,但手腳卻靈活得很,生意好有時候,他會請我吃珍寶珠,然後掛上一個大大的微笑,到現在我還忘不了他那個笑容。可惜隨著新城市的改建,這個全港人流最多的報紙攤和那老伯伯的笑容,就只能長埋於我心底。
隨了中央音樂噴泉、羅馬噴泉和報紙檔之外,新城市給我留下的回憶還有很多。由最早時期的八佰伴,到之後最港最大的惠康,到現在已經變成了City Super,貨品越來越多元化了,可是我卻買不起。2F另一邊的Yes! Station,是我們小學雞時期每天放學必「浦」的地方,一堆人圍在那邊抽Yes! Card,然後互相交換或兜售,餓了就到旁邊的東東雲吞面吃一碗炸醬面,十元有找。今天,我在羅馬廣場繞了幾圈,以前的肯德基、阿拉麵館、大排檔、百人一朱、香辣屋、Delifrance、Pokka Cafe及Jollibee都不見了,而變成了更高檔的食肆,可是我連名字也說不出來,其實我不是吃不起,只是再找不回以前的味道。
記得以前買了戲飛,我通常不會直接搭電梯到1樓,相反,我喜歡穿過商務印書館中間的扶手電梯到樓下,吸收一下書卷味之餘,還可以看一下有沒有新推出的郵票。出了商務,旁邊的元綠永遠都是人山人海,而我就往另一邊走,走進全新界最大的戲院-UA沙田。隨著UA戲院的重建計劃,令這間原本是我最喜愛的戲院白白荒廢了十多年,雖然現在終於建成了新戲院,但我已習慣了到油尖旺看電影了。而商務也一直被迫遷,最後只能落得如玩具反斗城般的下場,成了在一田(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西田這名字)的其中一角。玩具反斗城被迫縮小又縮小,歡樂天地、冒險樂園和繽紛樂園通通都經營不下去,現在能帶給小朋友們歡樂的,或許就只得Snoopy Land,然而Snoopy已經變得黑黑灰灰了。
對我在說,以前的新城市廣場,是屬於香港人的、是屬於沙田人的。可惜的是,現在的新城市廣場變得越來越陌生,那已經不再屬於沙田人的了。或許新城市的人流仍然是那樣多,可惜裡頭的,已經越來越少香港人。一間間的名牌、藥房生意滿滿,而對象是什麼人,大家心知肚明。小市民難以走近,退而求其次想找些中檔貨,可惜悸越來越難。港人的面孔,如今買少見少。慢慢地,新城市廣場失了去它的特色,失去了它的定位,現在的新城市,就跟Sogo、Apm、朗豪坊無異,說穿了,根本就是大財團壟斷了香港的購物市場,成為了新城市規劃當中的一個倒模廣場,而其服務的主要對象,當然不是香港人!
在這個大勢之下,新城市廣場唯一能保留的,或許就只有那橘橙色的外牆,還有那滿滿的回憶。我們不雖要Couch、不需要Armani、不需要H&M、不需要萬寧屈臣氐,我們雖要的,只是一個有特色小商戶,而且能夠讓我們感到溫暖的小商場。
還有,我最懷念的‥就是東京新幹線樓下的機舖 - 新基地!
經過昨天一役,我深深明白到,失去了新城市廣場不是我們的損失,而是新城市廣場根本不配擁有我們沙田友、香港人!